中國食品安全網訊 (李瑩)11月3—4日,由中國食品安全報社、甘肅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主辦的“第十一屆全國食品安全監管信息工作交流大會暨全國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甘肅)大會”在甘肅省蘭州市召開。本屆大會以“加強監管信息交流,共治食品安全;推動高質量發展,共享美好生活”為主題。 在3日下午的“主題研討會”環節,來自全國各地的市場監督管理和農業農村部門相關負責人參加了探討,湖北、江西、山東、山西、河南、新疆、廣西、寧夏等八個省、自治區市場監管局代表分享了他們在工作實踐中的經驗和見解,為食品安全治理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思路。同時,研討會上還發布了2024年度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創新案例”和“優秀案例”名單,并為獲獎單位頒發證書。食品安全問題一直是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的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把食品安全作為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來抓,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而地方政府在食品安全監管中承上啟下,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面對復雜多變的實際情況和技術進步帶來的新挑戰?,地方政府在實踐中不斷創新治理方式、治理模式和治理手段,并且在創新中進行總結,形成了來自一線的一個個鮮活案例和一份份獨特的治理經驗。對于食品安全監管部門來說,加強工作經驗交流是一種必要和高效的方式,有助于各地區的食品安全管理部門共同進步,不斷提高食品安全監管的效力和水平。基于此,本次大會聯動了來自全國2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涵蓋182個市、區(縣)市場監督管理和農業農村部門相關負責人,圍繞地方政府在工作中壓實壓緊食品安全“兩個責任”、提升當地營商環境、食品安全數智化治理等方面,交流對話,分享經驗,共同探討如何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的有效途徑,優化企業營商環境的良好策略,為全國食品安全監管和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國家衛健委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處長馬寧
在主題研討會上,國家衛健委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處長馬寧致辭時認為,要防范食品安全風險,需要打造最嚴謹的標準。他介紹說,截至目前,中國已累計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1610項(其中今年新發布47項),包含2萬余項指標,涵蓋全部340余種食品類別和主要健康危害因素,食品安全標準體系框架已與國際接軌。“我們構建了覆蓋100%縣區、3000余家疾控、7萬余家醫療機構的風險監測網,對全部大類食品中的1600多項指標開展連續監測,建立了包括3000萬條數據的風險監測數據庫,并分地區、分種類繪制食品安全風險地圖,及時評估風險。‘十四五’以來,已累計審查批準‘三新食品’270項,今年批準43項。同時,積極助力傳統醫藥振興和食養文化傳承,去年將黨參、靈芝、鐵皮石斛等9種物質納入食藥物質目錄,今年又將地黃等4種物質納入。”他說。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生產安全監督管理司處長曹鑫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生產安全監督管理司處長曹鑫認為,當前我國食品生產和消費已經邁入新的發展階段,食品安全工作面臨新的挑戰,食品產業發展也面臨新的機遇,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必須以“四個最嚴”為根本遵循,強化食品安全是管出來的認識,市場監管部門的職責任務當中保障食品安全是沒有任何回旋余地的硬責任,硬風險,硬挑戰。必須增強對食品安全的敏感性,始終保持居安思危,如履薄冰的憂患意識,底線意識,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一失萬無的緊迫感,知責知重,有為上為,深入研究治本之策,加強各方協調聯動,努力提升新時期食品安全全鏈條監管能力和治理水平,堅決守牢食品安全底線。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執法稽查局原局長楊紅燦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執法稽查局原局長楊紅燦表示,當前,我們國家食品的安全形勢總體穩中向好。但仍需繼續努力加強監管和防范風險,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要求,要進一步完善食品藥品安全責任體系。為推進食品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制度保障。實施食品安全戰略,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這為市場監管系統進一步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的遵循。
原國家質檢總局新聞發言人、新聞辦主任李迎豐
食品安全關乎每一個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問題。近年來,隨著食品供應鏈的延長和網絡餐飲的興起,各種食品安全事件不斷發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重視。新媒體時代,如何與媒體與網民打交道,妥帖處理食品安全突發事件的問題,成為政府面臨的一個新課題。對此,原國家質檢總局新聞發言人、新聞辦主任李迎豐以《如何與媒體及網民打交道——政府與媒體的關系及在突發食品安全公共事件中的信息傳播與新聞處置》為題,進行了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主題講座。他認為目前在突發公共事件中,政府部門在應對媒體方面通常存在四個方面的錯誤做法:一是躲、二是炒、三是告、四是怨。正是由于缺乏一個正確合理的流通渠道,缺乏疏導,導致一些小道消息在非主流的信息平臺上肆意流淌,以扭曲放大的方式進入千家萬戶,引起民眾的心理恐慌,造成社會情緒的波動,進而引發波及整個地域的公共危機。因此他建議政府部門要暢通與媒體的聯系紐帶,將危機的客觀情況包括政府的監管信息如實的傳達給媒體,進而傳播給民眾,是政府面對包括食品安全在內的突發公共事件的首要大事。在主題研討會上,來自全國2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市場監管局領導參加了主題研討,其中,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湖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江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寧夏回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廳、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協調處等代表省市場監管局發言,暢談了食品安全監管過程中的經驗和感受。2024年度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創新案例”、“優秀案例”部分獲獎者領獎現場
以“典型”為鏡,見賢思齊;以“先進”為標桿,鑒己長短。為表彰先進,充分發揮榜樣的引領作用,中國食品安全報社進行了2024年度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創新案例”、“優秀案例”征集活動,本次案例征集覆蓋食安共治全領域,通過數據篩選、量化評審、專家評審等多個環節,從多維度、多層次、多角度對參選案例進行綜合考量,最終在220個單位報送的256個案例中遴選出85個治理有方、實踐有力、成效顯著的年度優秀案例,并進行了現場頒獎。原質檢總局執法督查司司長、市場監管總局網絡交易監管司原副司長(正司長級)、中國消費品質量安全促進會副理事長嚴馮敏
原質檢總局執法督查司司長、中國消費品質量安全促進會副理事長嚴馮敏對案例進行了點評,他從優秀案例征集評選活動的意義、各地開展社會共治的主要特點、社會共治應予以關注的重點問題、進一步完善社會共治幾點建議等幾個方面,對以上創新案例和優秀案例進行了點評。他指出監管部門一定要有服務意識,做到監管和服務的有機結合,監管工作有效性在于監管與服務的有機結合,啟動地方在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堅持發展與治理并重,與監管于服務于本地食品發展中,在服務中實現監管,在監管中體現服務。同時,他提醒,監管部門要適應食品產業數字化轉型和數字消費群體日益擴大發展趨勢,要積極探索基于大數據大參數、大算力、先進算法的食品安全社會共治人工智能大模型建設,推進數字化治理,以網絡管理網絡、以數據治理數據,破解網絡餐飲、校園用餐、小作坊等重點領域的治理難點。2024年度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十佳案例”部分獲獎者領獎現場
在本次獲獎單位中,其中,浙江省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張洪閣,甘肅市場監管融媒體中心播音指導(正高級)季冬玲,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馮久林,江蘇省南京市雨花臺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朱震龍作為“十佳案例”的單位代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食品藥品安全協調科科長徐安宜作為“食品安全先進管理經驗”十佳獲得者的代表分別做了案例分享。2024年是推動實現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全覆蓋的關鍵之年,各地方政府主動承擔包保工作,開展對“兩個責任”的督導,確保食品安全,維護公眾健康。各地在破解難題中,也涌現出很多好的經驗和創新做法,中國食品安全報社創辦的“全國食品安全監管信息工作交流大會”,已經連續舉辦十一屆,為各方搭建起交流互動的平臺,使不同地方政府共聚一堂,進行工作經驗交流,推動各地區的食品安全管理部門共同進步,提高食品安全監管的效力和水平,用意正在此。轉載來源:中國食品安全網